四海网首页
当前位置:四海网 > 生活百科

二维码是怎么来的?日本能否向中国收取二维码使用费?

2019-02-22 17:10:39来源:四海网综合

        近日一则日本将向中国收取二维码使用费的消息引起的很多人的关注,在使用二维码手机支付最为普遍的中国,相信很多人都以为二维码是由支付宝微信发明的,或者说是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的产物。但是其实二维码是由日本人发明的。但这并不代表着日本就能够向中国索取使用费,具体是什么原因呢?本篇文章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二维码的发展历程以及日本二维码使用费能收取成功的答案,看完大家就会明白了。

  二维码的发展历程

  1、条形码

  1949年,条形码支付横空出世。条形码可以看做是机器识别的符号,类似于人们要靠文字、数字等来识别信息。而对于机器来讲,也需要一个让它能够识别的光学符号,这就是条形码。

  1974年6月26日,是一个值得永载史册的日子,在美国俄亥俄州特洛伊城的一个超市,卖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印有条码的商品——箭牌口香糖,这个商品目前还收藏在美国的国家博物馆里。

  随着条形码在70年代和80年代迅速普及,大型零售商也在引进扫描仪,通过它可以支持客户数据库和会员卡。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沃尔玛。沃尔玛通过跟踪和自动化库存,可以实时交货更有吸引力,并降低了各种产品的成本。

  通过条形码,后勤性复杂的操作变得更加容易。这个事实的最终表现是在1988年,折扣百货商店沃尔玛决定开始引进条形码系统销售食品。

  现在,每一天,条码都会被扫码80亿次。在中国,面向物流、零售的整个链条,条码每年能够节省3000亿人民币的成本。

  2、二维码的诞生

  二维码就是条形码的“升级版”。 二维码相当于把很多条形码一层层叠加起来,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都可以存放信息,因此具有比条码更多的信息容量。

  二维码里面有219个字符,但图标很小,实现了在相对小的面积里,存放更多信息的目标。

  当二维码刚刚推出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日本的重视。虽然二维码的发明者当时申请了专利,却没有找到二维码里面蕴藏的商机,所以就主动放弃了使用权。二维码就这样被搁置了起来。

  3、中国二维码之父

  没想到,二维码的巨大市场价值,却被一个中国发现,这个人就是意锐新创公司的创始人王越。

  2001年,25岁的王越已经在一家日本软件公司做到技术总监的位置。这在日本职场,是一种极大的认可。

  但在此之前,王越却经历了漫长的失意与等待。他没料到,应聘软件工程师来到日本后,他被派到了工厂,工厂又把他直接安插到了仓库。他心里很不平衡,“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头,也没有人认可,没有人可以问。”

  去日本工作了一年多,在接触到了二维码之后,在思考了15天时间后,王越决定回国创业。

  2002年,王越创办了意锐公司,并联合一批北大、清华、哈工大毕业的优秀工程师,共同研发世界上第一款手机二维码引擎;2003年就获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快速识读引擎”,并申报了条码识读方法和装置的国家专利;2005年又参与了中国二维码标准的建立,现已成为ISO的国际标准。

  现如今,二维码支付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就已达5.5万亿美元;另据佛瑞斯特研究公司的数据,2016全年美国移动支付规模仅为1120亿美元。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在新经济和尖端技术上取得的成功让中国人有理由感到骄傲”。

  2019年2月消息,日本计划收取二维码使用费。

* 声明:本文由四海网用户zhaoying原创/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栏目刊载此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更多知识之目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部分文图内容可能未经严格审查,欢迎批评指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