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网首页
当前位置:四海网 > 生活百科

诺奖得主别样财路 在华活动出场费上百万

2019-10-23 17:03:45来源:四海网综合环球时报

  nobel-prize-1356450_960_720.jpg

  原标题:追捧诺奖得主在多国盛行 专家:少一点盲目崇拜,多一些务实理性

  [环球时报驻印度、德国、英国特派特约记者 胡博峰 青木 纪双城 环球时报记者 赵雨笙 丁雨晴]编者的话:每年10月诺贝尔奖公布前后,国际社会都仿佛在开一场人文与科学的盛宴。对个人而言,获得诺贝尔奖意味着自己的成就及其对人类的贡献获得最高认可;对国家而言,诺贝尔奖得主的数量被认为是反映了一定的国家实力。当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中国接连掀起热潮。然而无法否认的是,中国诺奖得主寥寥无几。在“思想经济”火热但国内诺奖得主稀缺的背景下,外国诺奖得主越来越受到青睐。他们受邀出席各种活动、开设工作站或实验室、成为企业顾问或者合伙人,这背后甚至催生出一门生意。有人批评他们来华“走穴”,将“学术功利化”,声称中国人正在高价缴纳“智商税”;但也有学者认为,不必对此太严苛,这说明中国知识市场拥有巨大需求。事实上,追捧诺奖得主的现象不仅发生在中国。

  在华活动有些变味?

  本月,日本科学家吉野彰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年获得19个诺贝尔奖,日本人是如何做到的”之类文章再次引起中国社会关注。在日本《钻石周刊》近日的报道看来,这既是中国对邻国的羡慕,也是对目前教育体制和追求功利的社会风气的反省。“中国人的诺贝尔心结。”美国《纽约客》杂志曾经刊文说,多年以来,中国人一直渴望获得诺贝尔奖,将该奖项视为衡量“国际尊重”的标尺。

  在中国,诺奖得主属于“稀缺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外国诺奖得主近年来在国内受到热捧。去年8月,北京崔各庄论坛暨诺奖成果转化高峰论坛邀请6名诺奖得主参加。今年9月,在成都举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邀请了6名诺奖得主。10月底将在上海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据称已邀请到至少两位新晋诺奖得主。据媒体披露,一些外国诺奖得主来华行程往往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有时要在一周之内拜访十多家企业和机构。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元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如今,有诺奖得主参加的学术活动往往被认为层次更高;有他们挂名的科研项目能争取到更多资金支持;他们参与的商业活动容易受到更多关注。根据深圳的相关政策,建设诺奖实验室可获得最高1个亿的资助。

  王元丰认为,“知识经济”或者说“思想经济”的火热反映出中国人想与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进行交流的强烈愿望。他们的到来能让更多民众接触到这些本以为是遥不可及的人物,有机会聆听他们的思想故事。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诺奖得主来中国参加活动确实给国内学者和相关机构带来了新思维、新理念。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一些活动已经有些变味。

  这背后催生了一个产业链。以201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挪威人爱德华·莫索尔为例,有媒体经梳理后发现,他今年来华的频率几乎达到每月一次。在中国,莫索尔被高校聘为讲座教授,被学术机构授予名誉头衔,设立工作站,被企业聘为科学顾问。再比如,近3年来,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人兰迪·谢克曼在华设立的工作站有至少10家。与他合作的机构包括大学、民营医院、投资公司、化妆品公司等。一些诺奖得主不仅参加学术论坛,也出席房地产活动。

  有媒体披露说,诺奖得主在华参加一场活动的报酬可达到上百万。然而,不少活动与科学无关,他们的演讲也时常被听众吐槽干货不多,在华的一些合作项目甚至脱离了其本来的专业特长。

  身兼数职、开设多个工作站、四处参加活动,这些外国诺奖得主能为中国带来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吗?中国人是在缴“智商税”吗?王元丰认为,我们应该对诺奖得主少一点过度与盲目崇拜,多一些务实理性的态度。诺奖得主在其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并不代表他们是能在各领域通吃的“全才”。

  张颐武则表示,对于诺奖得主刮起的“思想经济”旋风不必以过于苛刻的眼光看待。对国内邀请方而言,出场费不仅代表对这些大咖的认可,也代表中国的知识与思想市场存在巨大需求,比其他国家开出的价格高一些无可厚非。外国诺奖得主频繁到中国访问与交流,也说明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学术科研成果和公共交流氛围越来越认可。“现在,对于这股风潮有质疑的声音,恰恰说明中国公众正在以更加客观理性的视角看待此事。从长远来看,诺奖得主在中国的活动及其得到的报酬将趋于正规。”张颐武说。

* 声明:本文由四海网用户zhaoying原创/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栏目刊载此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更多知识之目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部分文图内容可能未经严格审查,欢迎批评指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