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网首页
当前位置:四海网 > 生活百科

江姐托孤信曝光 江姐在渣滓洞狱中的托孤信内容曝出

2019-11-12 10:27:19来源:四海网综合

����1.jpg

  “江姐托孤信”登今日热搜榜,真实故事令人泪目,网友纷纷致敬英烈。

  重庆市三峡博物馆特展柜中的江姐遗书为淡黄色毛边纸,字体隽秀,长14.5厘米,宽13厘米,尽管历时久远,但字迹仍清晰可辨,书信背后隐藏的故事感人泪目!

  《红岩》小说中江姐原型,江竹筠烈士(1920-1949),女,四川自贡人。19岁加入共产党。29岁在重庆军统集中营电台岚垭英勇就义。在临刑前写下这封托孤遗书,信中告诫要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为建设新中国献身,“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决不可娇宠溺爱,饱含着一个革命母亲对孩子的深切厚爱和殷切希望。

����.png

  竹签蘸棉花灰写就遗书

  三峡博物馆工作人员说,江姐是用筷子磨成竹签做笔,用棉花灰制成墨水,写下这封遗书,“信里满载着江姐作为一名母亲,对儿子浓浓的思念之情。”

  1949年,在渣滓洞监狱内,解放军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江姐等烈士隐约感到敌人会在失败前进行疯狂的大**。得知丈夫已经遇难的江姐,此时心中最为担心的就是尚未长大的儿子。

  1949年8月26日,拖着受刑后还没有完全康复的右手,江姐在狱友们的帮助下,将吃饭时偷偷藏起的筷子磨成竹签,蘸着由烂棉絮灰与水调和在一起制成的墨水,在如厕用的毛边纸上,艰难地写下了这封“托孤”的书信。

  据三峡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1947年7月,江姐被捕入狱,江姐等人把渣滓洞少尉看守黄茂才发展为地下联络员,负责狱内外书信传递。1949年10月江姐请他带着已于8月26日写好的书信,秘密送到重庆市中山公园里的育才小学,交给表弟谭竹安。没想到,这封信竟成了江姐的绝笔信。

  1962年,三峡博物馆的前身———重庆市博物馆举办烈属座谈会。会上提出有关搜集整理烈士遗物的意见,这时,江姐的表弟谭竹安说,他手上就有一封江竹筠牺牲前给他写的亲笔信。会后,谭竹安将江姐这封托孤遗书,捐赠给了重庆市博物馆。据悉,这封江姐遗书将作为三峡博物馆今年11月的特展展品,对外展出到12月14日。

  据了解,江姐的儿子彭云长大后,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已在美国定居。

��������.jpg

  江姐托孤遗书(部分)

  竹安弟:

  友人告知我你的近况,我感到非常难受。……我想你决不会抱怨孩子的爸爸和我吧?苦难的日子快完了,除了希望这日子快点到来而外,我什么都不能兑现。安弟!的确太辛苦你了。

  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假若不幸的话,云儿(指江竹筠、彭咏梧两烈士的孩子彭云)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 声明:本文由四海网用户yanfang原创/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栏目刊载此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更多知识之目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部分文图内容可能未经严格审查,欢迎批评指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