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网首页
当前位置:四海网 > 生活百科

京张高铁今日开通 京张高铁沿途车站有哪些

2019-12-30 15:27:35来源:四海网综合

  京张高铁今天开通啦!智能车站、智能列车、智能线路、智能服务……京张高铁无处不在的“智能化”到底体现在哪儿?今天上午,本报记者跟随G8811次列车,从北京北站前往崇礼铁路太子城站,逐站探访京张高铁车站,体验首发的智能动车组的神奇“自动”功能。9时34分,列车准点抵达太子城站。

���Ÿ���1.jpg

  智能大脑

  能“观天气”预测客流量

  今天上午,记者在京张高铁G8811次列车车厢里仔细观察,发现列车运行中始终平稳,车头的显示器随时更新车内及室外温度。行驶中不断穿越隧道,但车内无论进出隧道,光线都能同时调节明暗。停车时,列车准确地停在了标志线上,每个车门都精准对齐站台的屏蔽门。

  京张高铁采用的智能动车组,首次引入了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动车组的自动驾驶功能能将停车精准控制在正负10厘米范围内。”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技和信息化部部长胡所亭告诉记者,列车上设置有2718个监测点,全面感知列车运营状态,包括轴温、烟雾报警、灯光等,都会随时调节,所以即使车辆连续穿越隧道,明暗变化差距大,车内灯光也能始终保持在最适合旅客使用的状态。

  “京张高铁11个车站有同一个‘大脑’。”中铁设计京张高铁项目总负责人蒋伟平介绍,通过这个“大脑”,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就可以实现客站灯光、温度、湿度等设备管理、应急指挥等。京张高铁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共11个,各站的“智能大脑”可实现数据共享。

  据介绍,“智能大脑”实际上是“客站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系统”,将原客管、旅服、客设3大系统和新开发的应急指挥、环境感知和智能视频分析系统整合,同时打通客票、调度、动车信息三大系统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后,用于生产组织、旅客服务、设备监控、应急处置等方面。

  车站客运人员使用的智能手持终端,就是“智能大脑”的一个操作系统。通过这个终端可以查询客车到发、晚点车次、接续换乘等客车作业全部基本信息,可以自动生成或后台自动调整广播、引导、检票等信息,实现列车到发计划的精确修正。

  更神奇的是,“智能大脑”还能根据车站售票情况、天气情况等信息,分析旅客到站时刻及到站乘车人数,对车站的进出站客流量进行预测。结合站内拥挤度情况、列车到发时刻及运输旅客量,对车站的承载能力进行预测,为客运指挥提供支撑。

  车站探访

  北京北站:可刷脸进站

  开行对数:16.5对

  进站流线:地面南广场进出站、地下进站口

  接驳方式:西直门交通枢纽,地铁2号线、4号线、13号线

  打卡地点:1站台北端“平绥西直门”车站旧址

  历经三年的施工,北京北站重装亮相。

  今早7时,记者到达位于西直门的北京北站。虽然寒潮带来大幅降温,但站前广场上,拍照留念、等待进站的旅客已经不少。

  “等京张高铁等好久了,周末我就来这儿看过了,发现以前站外的售票处挪到站内了。”这名背着双肩背包的小伙子是位铁路迷。虽然冻得直跺脚,但是说起京张高铁特别兴奋。北京北站经过整修,建筑主体并没有太大变化,但熟悉铁路的人还是一眼看出不同。

  虽然已经实行电子客票,但是不少旅客和铁路迷还是先到窗口打印了一张供报销使用的蓝色车票做纪念。“京张首发,太有意义了!”拿着车票合影,成了京张首日打卡必备。

  今天的首发列车车票全部售罄,满员出发。

  记者从铁路客运部门获悉,京张高铁开通后,25.5对列车从清河站始发,16.5对列车从北京北站始发。

  根据京张高铁开行计划,每天在清河站和北京北站之间还将开行两对通勤高铁列车。两站之间,高铁运行时间为12分钟。早上6时47分和7时许,各有一趟从清河开往北京北的高铁,下午下班时还有两趟从北京北站开行的列车到达清河站。

  北京北站是京张高铁起点。和以前一样,北站仍从南广场进站,但不同的是,安检和售票都挪进了站内。进站闸机增加智能刷脸设备,旅客进站无需身份证、车票,只要在12306客户端进行了实名刷脸认证,就可以直接刷脸进站。

  作为百年京张的起点站,车站既融合了现代京张高铁特色,又保留了老西直门车站的装饰风格。增加新老机车、太阳、祥云、绿水青山等文化元素。像站台上的钟表表盘,都印有詹天佑先生的肖像。北站设计理念是“天地合德,百年京张”。在车站候车厅检票门外,“北京北站”站牌古朴雅致。站牌上,西直门火车站旧站房两侧标注着“1909-2019”,诉说车站百年底蕴。

  车站站房、棚顶设计都保留原貌,为迎接京张高铁,站内最大调整就是轨道。目前,车站各条轨道均设置为高铁轨。现阶段,普速列车不再从北站发车。

  车站1站台北侧,“平绥西直门车站”的旧址站房静静伫立道边。翻建一新的站台上,木制的老站台车棚、站台过街天桥都被精心保留。未来,这里预计也将成为车站的网红打卡点。

* 声明:本文由四海网用户yanfang原创/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栏目刊载此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更多知识之目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部分文图内容可能未经严格审查,欢迎批评指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