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网首页

李玫瑾:吴谢宇未如实说清动机 李玫瑾怎么看待“吴谢宇弑母案”

2020-12-25 21:48:59来源:四海网综合

  高智商者犯罪的特点之三:知识很多但缺失观念制动。

  农村出身的所谓“好学生”,几乎没有学校外的生活,更没有机会经历学习之外的社会事件,由此,也就没有观看生活事件的机会,没有与人冲突、拳打脚踢的机会,没有惹是生非后被老师告状、被家长教训的经历,越是优秀的孩子越容易缺失这一方面的经历。

  “好学生”从不惹事,没有受过责罚,也就没有随“事件”而形成观念的机会。

  很多大学生在学校读书时,大量的时间在看书、做实验,与人聊天会被视为一种浪费,与人讨论生活的话题更会被视为一种八卦。于是,有的人上网发泄,甚至在网上展露自己真实心态或本性。但在同学面前,他们留给大家的印象就是独立、冷漠或有些怪异,他自己则称之为“闷骚”。由此,将犯罪视为玩笑这种犯罪心理的来龙去脉自然清晰起来。

  对于家庭教育,李玫瑾建议,一个人在离开父母( 住校上学、参军或工作) 之前,应该通过日常生活,通过共同做事,通过饭桌上的闲聊,将父母的唠叨、父母的在意、父母的坚持等自然而然地刻在孩子的心中,成为一闪即应的行为底线。

  同时,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刻意和精心的设计,让智商虽高但生命进程尚短的年轻学子形成“生命珍贵”的观念。死亡教育最重要的时间点应该放在小学。例如让孩子先列出最亲的亲人名单,然后要求他逐一划掉,让他在这种痛苦的抉择中感受生命被“划掉”的意义。因为如同言语形成一样,越早的言语影响其形成后的稳定性就越长久。

  人的个性如同人的指纹,由于地域、遗传、排序、经历等不同而千差万别。幼年时期与家人相处几乎是上天赠送的“社会生活的试验期”。

  总之,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发动系统的汽车”,面对聪明的孩子,家长不可因此而自喜,放松对孩子的人生教育; 老师也不能因为学生学习用功、成绩优良而忽略其观念的教育。如同动力强的汽车更需要配置有力的制动系统一样,对聪明的学生更要在后天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建立完善的“制动系统”,即观念、信念直至信仰。

  “以上内容综合自李玫瑾个人微博及相关论文”

*声明:本文由四海网用户yanfang原创/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栏目刊载此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更多知识之目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部分文图内容可能未经严格审查,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