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雨中

时间:2012-07-11   投稿:maxiaoling   在线投稿:投稿

  盛夏的周末,雨又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伴着一丝凉爽,撑起雨伞,在绿色的校园里漫步。假期的校园少了充满朝气学子们的身影,宁静了许多,除了细细的雨丝和偶尔匆匆而过的路人似乎一切都凝固在苍翠之中。走在路旁如新兵般排列整齐的樟树下,倾听树冠承接雨滴的沙沙声,不禁引发对雨中校园的遐思。

  二十年前,在北方的那个滨海城市接到带八一军徽的红色入学通知书,激动之余,注意到上面特别提醒要准备雨具和套鞋。一位在长沙当过兵的学长表示过祝贺之后,也特别关照对南方火炉的酷暑和湿冷阴雨的冬季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还嘱咐要多准备两根腰带和几双袜子,腰带是因为夏天汗水的浸泡容易断,至于袜子则没有提及原因。春节后登上南下的列车,跨过长江,随着黄土地逐渐变红,窗外的白雪化为连绵的阴雨,兴奋的情绪也随着拥挤的春运人流和阴沉的天气低落了下来。直到经过三十多个小时的旅程,跨入那座被校友们评论为不起眼的校门,情况才有所改观。在四系读书的一位老乡,用我第一次见到的驾车者在后面的三轮接我们进入校区,沿老主楼前的坡道而下,雨中路两边的绿色灌木和桔园,给来自万木萧瑟北方的我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不禁弃车在雨中漫步校园。细雨中滴着水珠的翠绿树叶,排列整齐的红楼和小老乡的乡音除去了一路的劳顿和压抑的心情。

  当然,之后一个多月的阴雨和洗过一周不干的尼龙袜子使那位兵哥学长的临别赠言成为我脑海里永久的印记。直到大约四十天后,第一次见到长沙的太阳,穿着套鞋拄着黑布雨伞的外语老师又在课堂上说了一句名言:“春天不带伞,雷公大的胆”。当时的学校刚从南迁的磨难中恢复,虽仍难放弃回归哈尔滨的幻想,第一轮大规模的建设却即将结束,南院的三、四、五系大楼已经建成,图书馆还在建设中,北院也竖立起一、六系大楼和建起来就另做它用的元件楼,其它一概为红砖房子。现在北院教学区的位置是一排排红砖平房,多数做教室,也有住家,那时来到学校当教师的文革后第一批硕士毕业生有几家就蜗居其中,据说再往前十年,几百户教师家属也挤住在这里。而现在的家属区也到处都是工地,教师们满足地住在被称为“湖大”的“串糖葫芦”里,新建的团干楼尚在施工,雨中走在红泥巴路上,套鞋确实成了出门必不可少的装备。记忆中那时长沙的雨季非常分明,秋末冬初直到来年春季雨水不断,而夏天则是少雨燥热,对于北方来的人,特别是当时教师中绝大多数拖家带口从北国冰城那座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的哈军工宏伟校园来的人,无疑是到了蛮荒之地。可以断定当时肯定不会有人象我这样,有闲情逸致在雨中游校园。

提示:试试"← →"键可实现快速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