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网

谷爱凌背后不走寻常路的母亲 放弃北大专业背景

2022-02-18 16:07:17来源:四海网综合

  【谷爱凌背后不走寻常路的母亲 放弃北大专业背景】第三轮比赛开始前,谷爱凌先与在场的工作人员拥抱,而后展示了一套“哥萨克动作”,庆祝夺得金牌。

QQͼƬ20220218143020.png

  在2月18日进行的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中,谷爱凌在前两轮都排名第一,提前锁金。

  此前,在大跳台比赛中,18岁的谷爱凌在最后一次滑行中突破了个人极限,逆转劲敌,获得了中国选手在冬奥会上的首枚女子雪上项目金牌。

  在大跳台比赛中,她的第三跳让人印象深刻:挑战了1620度的空中转体动作,这在女性运动员的滑雪奥运史上只有一例。

  在前两跳拿到保守成绩之后,谷爱凌和妈妈谷燕打了一通电话,随后决定挑战自我。自小遇到重要的事,谷爱凌总要和妈妈商量。

  人们很快发现,在天才少女的背后,还有一个“超能”女人——母亲谷燕。

  “每个小孩儿都觉得自己的妈最好,但我真的觉得我的妈是最好的妈,我妈比别的妈会做的事都多。”提起自己的妈妈,欧美长相的谷爱凌用京腔说着。

  谷燕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了,人生不止有“26岁前研究生毕业”、“30岁前结婚生子”、“女孩子安稳就好”的条条框框,而是可以有更多种精彩的活法。

  【1】放弃北大专业背景,30岁重新开始

  仔细分析谷燕的经历可以发现,她的每一步路都走在传统观念的对立面上。

  她生于北京,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后于美国华尔街商场闯荡。

  生化环材“天坑”专业出身,毕业后迷茫于自己的职业选择,而立之年转行,37岁创业失败孤身出国,40岁高龄产女,成为单身妈妈,50岁再创业……

  1981年,谷燕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后又继续在本校读生化专业硕士,成为著名生物学家、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专家之一——沈同教授的关门弟子。

  学习之余,她喜爱运动,是学校短道速滑队队员兼滑雪教练。在上世纪80年代的出国潮中,从北大毕业的谷燕,也成为留学生中的一分子,先后在奥本大学读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在洛克菲勒大学读了分子遗传学。

  不过, 29岁时,她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在这个靠近硅谷的地方,她自费攻读MBA学位。

  这是谷燕人生的重大转折,这也决定了她后半生的人生轨迹。对于为何转型,她在一篇1998年的采访中表示,“从事政治、金融、法律方面的专业,比搞基础科学对国家直接作用更大。”

  她说,“在斯坦福我是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一起学习,在那里我看到了天外有天,了解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是怎样思想的。毕业时,我成了全班获得工作机会最多的学生,共有12家金融机构准备录用我。”

  最初涉及投资领域,谷燕来到华尔街,其linkedln(领英:求职平台)资料显示,1993年5月到8月,她还在斯坦福读书时,在雷曼兄弟公司的投行部门做了四个月的summer associate(暑期助理)。彼时也正是雷曼兄弟进入中国的时间。当年,雷曼北京办事处开业,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为中国建设银行承销债券,开创了中国公司海外债券私募发行的先河;另一件是为MOF承销首笔海外美元龙债。

  当时,美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这样介绍她:“谷燕女士作为曾在雷曼兄弟投资公司工作的专业人士,处理过上亿美元的交易,包括公司上市、合并和借贷。在银行家投资公司美元债务衍生部,她成功的进行了一笔13亿美元的交易。《华尔街日报》还对此作了特别报道……”

  1994年,从斯坦福商学院毕业后,谷燕进入美国第八大银行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工作,任职衍生品交易员,两年后,她又加入ITIM Asia公司。公开信息显示,这是一家软件技术公司,成立于1993年,从2004年开始,通过一系列收购小型传统零售软件业务,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时值改革开放,谷燕同时在国内创业。她曾担任美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东方伟博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科技信息》1998年所发表的一篇名为《从华尔街到中国:谷燕和她的风险投资事业》的专访文章中提到,谷燕带着一批技术人员回国,创立了北京东方伟博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她想做我国早期互联网公司的初影,投资800万美元,目标是成为亚洲一流。谷燕在采访中说,“绝不要怀疑一小批有远见卓识和奉献精神的人可以改变世界。因为世界正是被这样的人所改变的。”

  那时的古言谈到风险投资、谈到硅谷,显得很兴奋。她把美国硅谷的最新理念带回了刚刚改革开放的故土上,说风险投资最看中的是人和知识,她还说,风险投资人称自己为天使,是因为“给有理想的人带来了梦可能实现的翅膀”。

  在那次采访中,谷燕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是“爱国”——“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存在,使中国变得更好一点,中国需要真正有地位。”

  “我们要实事求是地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在中国开创出一片辉煌天地。”她说。

  后来,这一理念也同样体现在她对女儿的培养与指导上。

  【2】高龄产女、单亲妈妈、每年送女儿回国上辅导班

  或是出于经济危机打击,工商信息显示,谷燕所创立的公司在2002年被吊销。2000年,她独自重新出国,加入加州科技投资公司(California technology investment inc.),任董事总经理(MD),任职11年。也是在黯然赴美3年后,40岁的谷燕诞下了谷爱凌。

  谷爱凌的爸爸是美国人,她从小跟着谷燕和“奶奶”一起生活——她管妈妈的妈妈叫“奶奶”,并跟随了母亲谷燕的姓氏。

  谷爱凌3岁那年,谷燕因为喜欢滑雪,去美国加州太浩湖的北极星度假村滑雪场兼职滑雪教练。

  她每次都带着谷爱凌一起去,她滑自己的,把谷爱凌送到滑雪场的滑雪学校,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学。

  谷燕会告诉女儿:“我很喜欢滑雪,你滑得比我还好,陪我玩,我很开心。”“你长大不用感谢我,你不欠我的,是我应该谢谢你。”

  女儿很快便展现出了身体天赋,学得比同龄人都快,3岁时,她就能跟着5岁的孩子一起滑;5岁时,可以跟着8岁的孩子一起滑。8岁那年,滑雪学校不再收她,当时,学校给妈妈谷燕的建议是:请把谷爱凌送去专业的滑雪队。

  9岁时,女儿不负所望,拿到了全美自由式滑雪少年组冠军。但即便如此,谷燕也没有让她放弃学业,而是一边读全日制的学校,一边训练并参加比赛。

  为了支持谷爱凌滑雪,每到滑雪季的周末或节假日,谷燕都会开四个小时的车送女儿去滑雪、训练。

  每天往返要八个小时的车程,谷燕开过了十几个雪季。

  在谷爱凌美国的教练看来,谷燕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虎妈”(Tiger mom)。

  谷爱凌在美国的滑雪培训机构的校长汉利这样形容谷燕,“她会为谷爱凌把关所有的训练”,汉利说,谷燕是他见过的最有逼迫性的人,“她总是微笑着告诉你你有多棒,但事后你会发现她是有请求的,她总是希望她女儿获得特殊的待遇。”

  在汉利看来,谷燕作为母亲对女儿的付出在美国极其少见,但“她永远不会退缩”。

  在学业上,谷燕对女儿的要求也从不放松。从谷爱凌两岁开始,谷燕每年都会带她回中国待至少两个月。去海淀黄庄上课外辅导班,学习数学。

  谷爱凌说,妈妈告诉她,“来中国上十天课,能在美国顶一年。”

  这给谷爱凌的数学成绩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美国的中学里,谷爱凌的数学考试成绩一直是第一名,甚至还打破过学校的数学考试纪录。

  备考美国高考SAT时,谷燕也选择带谷爱凌回国补课。她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在考试上的优势,“在网上搜索指导书籍,最后找到的几乎全是中文版。”

  2019年,谷爱凌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高中两年的课程,提前一年从高中毕业。这样她就有更多的时间准备冬奥会。她也是自己所在中学第一位提前毕业的学生。

  2020年9月,满分1600分的SAT考试,谷爱凌考了1580的高分,并如愿收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3】像投资一样,整合中美资源培养女儿

  谷爱凌曾在采访中说,“妈妈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给我很多选择:钢琴、芭蕾、足球、篮球、骑马、排球、网球……”为了达成这些,谷燕尽最大可能去整合资源为孩子创造选择的机会。

  在谷燕曾经的北大校友眼里,谷燕对于谷爱凌的培养,像是又一个完美的“整合投资产品”:谷燕汲取东西方文化优秀的一面、整合中美两国的教育和商业资源,一步一步让孩子出成绩、拿赞助、实现自我,参与更高强度的训练和国际比赛。终于,在归化确保奥运资格的同时,也实现商业化等多方共赢。

  谷燕说,她从小在中国受到的教育是成为一个“完人”,“小时候我觉得我要是不得一百分,就是非常大的错误。”但她并不希望谷爱凌也像她一样追求完美,她一直告诉谷爱凌,不必非要考斯坦福;出去参加比赛,她也不会要求谷爱凌必须拿冠军。

  与此同时,谷燕也有自己的的道路要走。50岁,她重新创业,专注于中国市场,担任 Fusion Investment 的私人投资者和专家。

  她早就准备好,要培养女儿在运动道路上越走越远。

  谷爱凌13岁时,她联系了导演,为女儿拍摄纪录片。

  后来拍摄了《少年志》的纪录片导演张绍波在拍摄时便发现,谷爱凌家庭氛围很不一样。

  他曾对谷燕说,你看你在美国生活,观念还是中国的。谷燕予以否定,“不是的,是她自己要去学的,她没有任何压力,她特别享受这个(学习)过程。”

  张绍波记得,在拍摄时,谷爱凌也有很大的自主权,比如说拍摄有一些动作的时候,谷燕会给她一些参考意见,有时候小孩顽皮,谷燕也会说现在的场合不应该这个样子。等到拍摄的时候,谷燕就说,“你们去拍吧。妈妈自己去滑雪,或者在一个地方等着、看着就行。”

  在另一部《走进谷爱凌》的纪录片,谷燕也一直表现出稳定情绪。

  每一次谷爱凌生病、受伤、状况频出时,她的应对都沉着冷静,从不拖女儿后腿。

  在一次接受演员黄觉的采访中,谷燕曾提到自己的教育理念,“我就记得两句话,第一句是爱凌入学时她们老师说的,千万不要纠正她们的错别字,不打击孩子的创造力。第二句是学到的理念,少表扬点他们的聪明,多表扬点他们的努力。”

  在另一次采访中,谷燕说:“我对谷爱凌的教育就是,第一是睡觉,第二是学习,第三是玩。”

  《GOSKI》的编辑王小源曾多次采访过谷爱凌和她的妈妈。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往大了说是环境影响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发展路径,往小了说是家庭教育、个人努力的结果。爱凌,在这两个方面都获益颇丰。”

  面对纪录片镜头,成长在一个全是女性的家庭的谷爱凌说,妈妈和奶奶,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崇拜的女性,她们“非常自信、非常勇敢、非常有力量”。

声明:本文由四海网用户sunlu原创/整理/投稿,本站收录此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更多知识之目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文图内容如存在错误或侵害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本站承诺2小时内完成处置反馈工作。Tags: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