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欠一句对不起

时间:2013-08-16   投稿:309314042   在线投稿:投稿

看了一个网帖,女孩讲诉自己坎坷的成长经历。她是独生女,家里父母都是老师,但对学生宽厚慈爱的妈妈,回到家里却是不折不扣的暴君。对于她的任何错误,学习退步或者打碎了碗碟,妈妈都会采取打骂的方式去处理。她说:挨打还是其次的,最难以忍受的就是人生攻击和侮辱。一个做母亲的,会骂自己还在上小学的女儿“婊子”、“不要脸”、“早晚得出去卖”,而原因不过是她拖地的时候洒了一点水这样的小事。

正是这样的经历,造就了她今天自卑、畏缩的性格,也让她远离家庭,逃避亲情却又无限渴望亲情。回忆往事,痛苦再次如乌云一样笼罩着她。重新撕开自己的伤口,她只是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母亲?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的母亲。

看了这个故事的网友都无限唏嘘,也有人奉上自己的故事,证实这样的父母在中国式家庭中非常常见。他们都不拿自己的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或者干脆说不拿孩子当人,当他们遭受挫败、伤痛,感受到不如意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选择把怒火发泄在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身上。

 

有网友给她出主意,说她可以选择对母亲把所有的心声说出来,如果做母亲的知道自己过去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一定会有所反思和忏悔,而这些,会让她对母亲的伤害给予谅解和释怀。

她去做了。结果呢?想象中的母亲痛哭流泪对孩子说抱歉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听到女儿陈诉了那些痛苦的经历,母亲反而无限愤怒,她先是一口否定自己做的那些事,然后又说女儿是一个多么多么不听话的孩子,自己吃了多少辛苦,为什么她就不能记得自己好的地方而偏要来讨伐自己呢?母亲也哭了,似乎比她还要委屈。

她铩羽而归,自此对母亲又多了一点绝望。经历了这么多年,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打开内心最为隐秘的伤痛,想要得到妈妈的一点歉意作为前行的勇气。可她失望了。伤害之上,再加伤害。

那个帖子的网友多是年轻人,因为年轻,所以对人性还经常抱有一些天真的想象。因为只要敞开心怀,翻出血淋淋的伤情,母亲就能痛悔自己对女儿的种种不公,然后母女抱头痛哭,尽释前嫌。不,那只是电影电视剧的桥段。真实的生活是在感情的坚冰之下,永远封冻着一些不知忏悔,不懂自省,拒绝回头的心灵。如果说曾经女儿惊恐的眼睛都不能撼动母亲的狂暴,那么今天的泪水也注定只能湮没在固执个性的土地中。

这是很多中国父母的逻辑,你和他们说伤痛,他们和你谈感情,你和他们谈感情,他们和你谈责任,你和他们谈责任,他们和你谈恩情。反正他们永远是对的,实在不行,再摆出一句,“天下就没有不是的父母,再对你不好,把你养大了也是恩。”就足以秒杀一切牢骚和抱怨。

我很惭愧,我也曾经对一个抱怨自己母亲的咨询者说过类似的话:你今天站在这里,能以受过高等教育的身份说出自己的抱怨,你就已经应该对你的父母有基本的感恩。那是我站在咨询者的角度,希望她可以释怀成长道路上的一些积怨,以更好的心态过以后的生活。但如果站在同为父母的立场上,我却希望所有的父母,包括我自己都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做父母的犯错不可怕,犯错了还不说对不起才可怕。父母和子女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如果你能对你的朋友说对不起,能对你的同事说对不起,你就应该对你的孩子说对不起。

我相信,绝大部分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有恩,即使那个经常辱骂女儿的妈妈也有温情的时候,也有自己的付出,也不能天天打,天天骂。可对孩子,只是喂狗那样吗,给口吃的,心情好的时候捋顺下毛皮,心情不好的时候一脚踢开?

有人说,看你写的教育系列,对做父母的太苛求了,这也不行,那也不对。不是我苛求,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都可能身载两个角色,既是父母也是孩子,我现在正身处这个时刻,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自己的前路和后程。没有完美的父母,成长是相互的,当孩子年轻的时候,而作为第一次承担父母这个角色,父母也是年轻的。永远都会有错误和遗憾留下来,父母与子女相生相伴的这一程,伤害、不理解、怨恨,一切伤痛在所难免。要从这样不愉快的过程走到一个圆满的结束,做父母和做孩子的都要懂得敞开心怀正视自己的错误。

很多父母终其一生都没有对自己的孩子说一句“对不起”,无论他们做了什么,无论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对自己怀有多强烈的不满,他们都保持缄默。或者他们以为有爱就可以了,以为后来加倍的爱就能融化伤害。但爱是爱,伤害是伤害,就像水上的油,不能互相溶解,即使看起来好像已经浑然一体,但有时候,只需一根火柴,就能让上面的油燃烧。

我做情感咨询时经历的一些例子告诉我,很多人遭受感情的困境都和人格不够健全有关系,而这些人格的破碎,又都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压抑或者愤怒有关。父母是我们人生的源头,他们给了你清澈,你会看到生活的色彩,如果他们给了你混浊,你只能看到肮脏和黑暗。

在儿童教育问题上,我们有一个口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现实是,有的孩子早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这和教育无关,和父母的态度有关。

那天,我问胖墩,你还记得有一次你因为买动漫卡片回家晚了,我生气把你新买的卡片全都扔了的事情吗?胖墩说我已经忘了,我说我记得。当时胖墩没有告诉我要去买东西,从英语补习班出来过了一个小时还没到家,我被吓坏了,脑子里被无数恐怖的故事环绕,看到胖墩那一刻有一种重生的狂喜。但随后,我为了惩罚他,把他手里的卡片抢过来扔到草丛里,胖墩因为自己犯了错误,不敢反抗,泪眼盈盈的看着转眼就失去的心爱之物。

我要郑重对胖墩说“对不起”,即使他已经忘了。我担心他,是因为爱,我不应该把这爱变成一种惩罚。我不是足够称职的父母,但我会努力用自己真诚的态度来尽可能减少一些我们之间的不愉快。我不希望在太晚的时候听到胖墩告诉我,“那件事我记了很多年。”

你有对你的孩子说过对不起吗?如果你欠你的孩子一句对不起,趁他们还对你有期待的时候去说吧。有时候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因为心怀恐惧,担心会破坏自己的形象,只有对自己的爱有信心的人才会勇敢的说对不起。

对不起是一句话,更是一种态度。对不起可以从左耳到右耳,轻飘飘的过去了,也可以成为振聋发聩,开启一个有伤害也有宽恕的新世界。

提示:试试"← →"键可实现快速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