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网首页
当前位置:四海网 > 健康 > 家庭医生 > 心理健康

人为什么会悲秋有秋愁呢

2019-09-02 10:35:42来源:四海健康网

  在古代的诗词篇章中,不管是诗人还是词人,都喜欢拿悲秋来作文章。那么人为什么会悲秋呢?产生秋愁的原因是什么呢?

  科学证实,悲秋确有原因,且是多方面因素在人们情绪上的反应。

  节律紊乱人消沉:医学研究证明,在人的大脑中,有个松果体的腺体,分泌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还可使人消沉抑郁,而阳光则使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反之,秋凉以后,常常是阴沉沉天气,阳光少而且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对增多。此外,“褪黑激素”还有调节人体内其他激素(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作用,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受到抑制,生理浓度相对降低。而 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等又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它们如相对减少,人们也因此而情绪低沉,多愁善感了。

  天人相应生悲愁:自然界的变化可直接影响人体,使机体发生相应的反应。以至有许多老年人在秋天似乎衰老得更快,有些老人旧病未愈,新病又起。秋天或是秋雨潇潇、阴霾闷湿,或是秋寒逼人、草木凋零、蛇虫蛰伏……老年人触景生情,不免会产生哀叹人生迟暮的悲伤心理。中医还认为,秋天内应于肺,悲忧最易伤肺;肺气脾气一虚,机体对外界病邪的抵抗力就下降,使秋天多变的气象诸要素(气 温、气压和湿度等)更易作用于人体而致病。医学调查资料显示,深秋至冬季是一年中因病死亡和发生自杀、诱发精神疾病最多的时期。

  温差刺激反应慢:中秋前后特别是深秋时节,寒暖气流交替往来,气温骤升骤降,变幻莫测。为适应外界温差的剧变,人们可通过“行为调节温度”(如增减衣服等)手段来调节。相对而言,因神经系统功能的衰退,老年人对外界环境的反应灵敏度不高,使其往往来不及采取“行为调节温度”手段,加之老年人血管老化所致的血流改变、体液总量减少,使机体体温受外界干扰的程度较常人要严重得多,从而影响到老年人身心的协调,使其难以保持稳定的精神状态。

  由此可见,“秋愁”是老人对外界干扰做出的一种不良精神反应。为消除秋悲的凄凉情怀,要积极培养乐观情绪,以积极态度进行心理上的自我调节;秋冬季还应多晒太阳,以抑制松果体分泌过多的褪黑激素;同时起居要有规律,多进行户外体育锻炼,多与人交谈,登高赏景,以使人心胸开阔,情志畅达,把整个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打破悲秋情结。

* 声明:本文由四海网用户wyf原创/整理/转载投稿,本站收录此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赞同或支持作者观点。部分文图内容可能未经严格审查,如涉及版权请将链接邮件告知四海网客服,我们会两小时内处理。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