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网首页
当前位置:四海网 > 生活百科

佛教与腊八节有什么关系?佛教腊八节的传说

2019-01-12 11:29:02来源:四海网综合

   腊八节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过完腊八节就将迎来春节。腊八节虽然没有春节那么重大,但是腊八节也是从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个节日,大多数人们对腊八节的了解可能都仅限于腊八节要吃腊八粥。其实腊八节和佛教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民间流传着佛教与腊八节的传说。本篇文章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佛教与腊八节的渊源,一起来看看吧。

timg (27).jpg

  佛教的腊八节

  佛教自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以来,逐渐地与我国固有的文化、信仰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腊八节也是在传统的民俗上建立起来的。据载,十二月初八日是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日子。世尊成道之前,曾经过六年的苦行,形销骨立。后以苦行并非是解脱的正因,于是他放弃了苦行,来到尼连禅河,沐浴了多年的积垢,接受牧女呈献的乳糜供养,恢复了体力,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不断地精进修行。他在沉寂中思维,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觉悟正法,成就佛道。因此,为纪念佛陀于此日成道而举行的盛大的法会,称为成道会、成道节、佛成道日、腊八会。束修百丈清规卷二,佛成道涅般条(大正四八,一一一六上):“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申供养”。

  在日本的禅林,为纪念佛陀的成道,则于腊月初一起,终止一切行事,除入厕、饮食外,悉以不起座,不横卧睡眠为原则,至初八日黎明时始自起座,在释迦像前诵大悲咒后乃至法会结束。这种方法叫做腊八接心或腊八摄心。所以,腊八,不只是佛陀的重要日子,也是影响世人思维的日子。因为,从这天开始,人世间有了佛陀法音的流布,世人也才能藉着佛陀觉悟的正法离苦得乐,转凡成圣。

6365197615136395167450551.jpg

  佛教腊八粥的传说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6365197616312637231051288.jpg

  腊八粥与佛弟子有何关系

  那时候,一位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的王太子,因纠心于人生的种种困惑,决定放弃太子的荣华富贵,成为一个追求解脱的修行者。他以极高的学习能力和悟性,在很短时间内将道理和知识学习完毕。

  接着他花费六年多的时间,以种种极端苦行方式,去体验验证他所学过的道理。六年中,他坚持不懈,常常绝食,强力地控制身体感官,甚至达到了停止口鼻呼吸、控制耳朵呼吸的状态。

  六年坚持这些行为的结果,使他一直只是在死亡的边缘徘徊,而并没有达成作为修行者的初心。极度虚弱的乔达摩,发现这样严酷的苦行,并无益于他达到超越常人的境界。是否还有其他通往觉悟的方法?当他这样思考的时候,极度虚弱的躯体似乎已经极大地阻碍了他重寻路径的可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首先需要调理一下苦行致弱的身体。于是,他决定放弃绝食而摄入一些食物。就在这时候,一位牧羊女发现了这位极度憔悴瘦弱的修行者。她布施给乔达摩一碗粥,一碗杂粮煮、配有少量羊奶的粥。后世称这碗粥为乳糜供。

  当乔达摩接受乳糜供调养恢复身体之后,到了菩提树下开始探索新的解脱之道。不久,就是在腊月初八凌晨启明星出现的时候,这位修行者究竟圆满证悟了,天地间才有了佛陀。这位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的修行者,成为真正的圣人,被称为释迦牟尼佛。

  牧羊女所供奉的那碗乳糜供其实就是佛弟子煮的腊八粥的真正原型。所以,这小小的一碗腊八粥,它所承载的精神与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至少可以从释迦牟尼佛的故事中总结出这碗腊八粥所代表的三点意蕴。

  1.标志着转折

  苦行六年,茫无所获,乔达摩需要重新调整努力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他接受的那碗乳糜供就是转折点:是邪道与正道的转折,是固守与革新的转折,是迷惑与正觉的转折。

  2.标志着新的开始

  佛陀的觉悟展现着一种能够真正超凡入圣的,能够证得真智慧的,能够获得真解脱的,一种全新的思考和修行方式。这碗乳糜供就代表着这一切新的开始。

  久久陷于苦闷,长时间不知出路,即便是佛法的学习与践行都不能很好获得的状态下,任何人未尝不需要诸佛菩萨的加持,给我们开启一个新的思路、新的修行境界、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而这一切,或许都可以从一碗腊八粥中去体会。

  3.标志着弃恶从善

  乔达摩在接受乳糜供的时候,开启了通向真解脱的转折,他在尝试创造一种崭新的修证体系。佛陀接受乳糜供的行为说明了:不正确的修行方法应当被舍弃,应当寻求新的解脱途径。

  所以当后世佛弟子效仿学习佛法,每年领受腊八粥之时,都应该反观自己:在生活、工作、学习、修为等等一切之中,自己是否有足够地弃恶从善、去伪存真。 ​​​​​

* 声明:本文由四海网用户zhaoying原创/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栏目刊载此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更多知识之目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部分文图内容可能未经严格审查,欢迎批评指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