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网

袁隆平77岁曾走遍上海超级稻农田 为你讲述袁隆平和水稻的故事

2021-05-26 09:57:53来源:四海网综合

  1960年,袁隆平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为杂交水稻带来了可能性。

  1965年,袁隆平在14000多个稻穗中找到6株可供实验的不育株。

  14000多个稻穗中找6株,这需要极致的细心,和极大的耐心。

  当时的人们不懂袁隆平在做什么,就觉得他是个无所事事、整日在田里晃荡的顽固分子。

  最开始的成果,并不如意:和常规稻对比,杂交水稻的稻谷产量反而减产5%,稻草却疯狂增长。

  有人说风凉话,袁隆平不卑不亢,条理清晰地反驳:“表面上看这个实验是失败的,但本质上我们是成功的,稻草增产证明了杂交水稻的优势,我们技术选择不当,改进技术,把这个优势发挥在稻谷上”。

  目标清晰的人,哪有时间管得了别人的看法,他们只顾风雨兼程,一往无前。

  一次不成功,就两次、三次、五次,实验到一百次总会出成果。秉持着这样的想法,袁隆平和团队研究的杂交水稻最终问世了。

  这震惊了中国和世界,杂交水稻可增产20%,一年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这无疑让在饥荒边缘挣扎的中国人,大大松了一口气。

  不仅如此,袁隆平还把杂交水稻带到了非洲,极大增加了非洲的粮食产量。至今,马达加斯加的20000货币上,还印着杂交水稻。

  年轻时,老师给袁隆平的评语是:爱好自由,习惯散漫。

  那时候,别人出勤都打卡,只有他不打。打不来,这个爱好自由的人,哪能被打卡这种事束缚呢。

  年轻时逃过了打卡,年老时却逃不过带团队。同样是个麻烦事。在一次采访中,主持人问他:“带的都是精英,精英难不难带?”主持人刚问完,袁隆平抓耳挠腮,整个处于崩溃的边缘……这精英得难带成什么样,把历经了风风雨雨的老人急成这个样子。但每每提及成就,袁隆平就特别云淡风轻。

*声明:本文由四海网用户yanfang原创/整理/投稿,本站收录此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更多知识之目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文图内容如存在错误或侵害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本站承诺2小时内完成处置反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