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网首页
当前位置:四海网 > 生活百科

四时花竞巧 九子粽争新是什么意思?九子粽是什么?

2019-05-30 16:52:36来源:四海网综合

timg (13).jpg

  端午节离不开吃粽子。我国最早的粽子出现在春秋时期,是用菰叶包裹黍米(菰叶就是茭白叶,黍米是糜子一类的杂粮)煮制而成的,因为外形为牛角状,所以称为“角黍”,这是北方的粽子;也有用竹筒钻孔装进大米做成的粽子,叫做“筒棕”,这是南方的粽子。到了唐代,粽子就只有角黍这一种了,唐长安城里流行端午吃粽子或者相互赠送粽子的习俗。粽子讲究要用上等的好糯米,烹制方法已经由水煮变成了蒸制。长安城里的粽子是不用菰叶包裹的,形状主要有锥形和菱形,日本文献中称之为“大唐粽子”。这种粽子里面是没有馅仁的,要用丝线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吃起来筋软凉甜、芳香可口,它还有一个芳名——赐绯含香粽,是当时高档宴会上的佳品。赐绯含香粽以西市庚家所做的最为有名,誉满长安城,时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记载:“庚家粽子,白莹如玉。”唐代诗人元稹曾称赞赐绯含香粽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立团”。这种粽子在今天西安的大街小巷依然能觅得踪迹,它就是夏日人们常吃的“蜂蜜凉粽子”。

  端午节的本来面目是恶日,于是,人们便利用能够避邪祛恶的东西来对付它,首选之物就是艾草。端午节的前几天长安城里的艾草大量上市,供不应求。端午此日,家家户户门厅悬挂艾草,讲究一些的会把艾草扎成人形或剪成剑形,称为艾人、艾剑。因为民间把老虎视作避邪神兽,也有人把艾草做成虎形,大的挂在门首,小的戴在身上。为了防止恶毒侵身,人们的饮食里也离不开艾草,把艾草剁碎和小米一起做成艾糕;用艾草泡酒喝,艾草和赐绯含香粽混合的味道就成了长安城端午日的主要气息。对付端午恶毒的另一个办法就是佩戴一些饰物,这些饰物有五色丝、条达、百索、长命缕、辟兵缯、鸠镯、宛转绳、朱索、健人、豆娘等等,是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编织成粗一点的绳索,再用这些绳索做成各式各样的佩戴物,戴在头上、胸前、胳膊上、手腕上,也可以作为礼物馈赠,目的都是为了驱瘟病、除邪祟、止恶气、求吉祥。除此之外,唐长安城里还流行端午日在家里挂五时图、五时花的习俗,所谓五时也叫五毒,指的是蛇、蝎子、蜈蚣、蜥蜴、蟾蜍五种毒物,五时图就是把这五种毒虫的形象绣成饰品,挂在庭院居处,用以毒克毒的方法避免毒虫侵害;五时花是把采摘来的石榴花插在花瓶里美化住所,这是女性的专利。今天关中一带流行端午穿五毒背心、五毒肚兜、送五毒香囊的风俗就是从唐代流传下来的,而石榴花则被定为西安的市花。

* 声明:本文由四海网用户zhaoying原创/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栏目刊载此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更多知识之目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部分文图内容可能未经严格审查,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