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网

5000只貉定居上海不想离开 它不是“闯入者”而是“原住民”

2021-07-19 08:18:11来源:四海网综合

  找到共存的办法,是唯一的选择

  在过去几十年间,研究人员对城市动物,从松鼠到貉,再到其他的野生动物是缺乏数据基础的,所以研究人员无法对这些动物在历史上面的变化进行评估,也很难知道现在这些动物的数量跟先前相比增加了多少,变化的程度和速率有多大。

  这也是王放选择长期跟踪研究貉的原因。有了这样的数据评估,才能在未来5到10年的时间中去评估它们到底变化有多大,这些数据也是制定决策的基础。

  面对大量出现在城市中的貉和其他野生动物,城市管理者究竟要怎么办?

  媒体报道显示,2020年7月,上海市一个小区的数十只貉群体性行为失常,造成很大干扰。为此,上海市开出了第一张野生动物狩猎证,将小区内的貉捕捉后安全转移到了野外环境。

  但事实上,捕捉转移甚至是捕杀,都不见得是好办法。

  生态学中,有个专业名词叫做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简单说就是有适用于某种动物的资源,它就必然会来使用。生态位不发生改变,那么简单的捕捉和捕杀都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比如城市里面永远消灭不了老鼠和蟑螂、沙滩上必然会有螃蟹、滩涂中一定会有水鸟,的确,我们可以通过把野生动物抓起来送走,但是很快就会被新的个体占领,被抓走的这个空间就会迅速补充原有的数量,同时还会有一批动物从野外主动进城。

  曾经,一些城市会选用生物防治的方式应对,有害的入侵生物,会采用引进它的天敌来进行防治,用生态的规律来解决生态的问题,但是对于城市生物来说并不适用,它们既不是有害生物,也不是外来入侵物种,甚至它们就是土生土长属于这片土地的。

  人和野生动物的冲突与共存,也许将会是武汉、上海、北京乃至一个个不同城市管理永远的课题,是城市生态恢复过程之中的必然过程。

  因为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本质,既美好,也存在冲突。

  对于共存的关系,王放认为,解决野生动物“进城”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做好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保留城市缓冲带,尽量减少野生动物与城市居民的直接冲突。

  “城市首先是人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城市野生动物管理永远没有最优方案,冲突会一直存在。不管多好的制度,都需要持续调整。”

  至于貉会不会伤人,能不能饲养的问题,王放同样用数据给出了答案,“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已知的貉攻击人事件总共有三起,均为被动伤人,其中两起都是和宠物犬发生的冲突。”目前看,貉攻击人的概率非常低,而且看起来都与家犬有关,貉对人并不存在主动的攻击性。

  与此同时,貉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那么就意味着人们既不能抓也不能养,当然也不要喂它们。

  貉与进村的老虎、北迁的大象、外逃的豹子不同,它既不是迷失了方向的“莽撞者”,也不是向往自由的“叛逆者”,而是打定主意来安家的“落户者”。

  它们不是第一批进入城市的落户者,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批。

*声明:本文由四海网用户yanfang原创/整理/投稿,本站收录此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更多知识之目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文图内容如存在错误或侵害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本站承诺2小时内完成处置反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