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师案是怎么回事 是谁酿就的悲剧

2017-11-23 10:23:59来源:四海网生活频道综合

 QQ��ͼ20171123102311.jpg

  弑师案是怎么回事 是谁酿就的悲剧

  四海网:11月15日中午,鲍方的骨灰被送回他长大的地方——湖南沅江市阳罗洲镇保胜村。三天前还站在讲台上的鲍老师,如今却和世人阴阳两隔。

  事件回顾

  11月12日下午,湖南省沅江市第三中学,47岁的老师鲍方在办公室遇刺,行刺者是班上的“尖子生”,16岁的罗某。据校方披露的信息显示,鲍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教书有方的好老师。而学生罗某是一个性情孤僻,性格内向的学生。引发矛盾冲突的事情仅仅因鲍老师批评罗某,若不写电影观后感,就要转班。由于这句话引发了罗某的极度不满和怨恨,所以才挥刀*。

  究竟是谁在屡屡制造着类似这次事件的教育悲剧?

  在这一悲剧发生之后,网上的舆论基本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现在的学生难得教,个性太强,所以才会导致这种悲剧发生;而另一派则认为现在的老师师德下滑厉害,眼里只有钱,以各种补课的方式来挣取额外费用,死有余辜。

  道德缺失

  抛开事件本身来探讨事件都是道德缺失的问题。任何时候都有心理极为阴暗的学生,任何时候也都有师德败坏的老师。更何况现在是唯金钱论的时代,我们不能在自己不择手段追求金钱的同时还要求老师们守身如玉。能守身如玉,坚守职业操守的老师肯定是这个时代的模范,但想尽办法弄钱的老师我们也不能说他们有多坏,只能说他们的观念符合时代的主流思想。必定在你们追求豪车美女的同时,人家也有追求的权利。老师只是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并不是一种塑造道德圣人的职业。

  回到事件本身,我们从校方披露的信息可以感觉到,学生罗某性格孤僻,性格不够开朗,与人少有交流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源。显然,塑造他这一性格的原因肯定不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家庭。别的同学每周都有100元的生活费,而作为开诊所的父亲每个月只给罗某周20元的生活费。从这一细节我们可以感觉到,罗某的家教肯定是极其严苛且不近人性的,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跟他讲人性、谈感恩本身就不符合人性发展的规律。这无异于在跟一个每天在刀口抢食的人谈道德规范一样,属无稽之谈。

* 声明:本文由四海网特约会员sh123原创/整理/投稿,生活百科栏目刊载此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仅供娱乐参考。部分文图内容可能未经严格审查,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