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网首页
当前位置:四海网 > 生活百科

夏至三庚是什么意思?夏至三庚一庚是几天?

2019-06-21 14:08:33来源:四海网综合

  ​​​​​​​夏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夏季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代表着已经深入夏季,天气越来越热,雨水也逐渐增多。在古代有“夏至三庚数头伏”的说法,那么夏至三庚是什么意思?夏至三庚一庚是几天?一起来了解一下。

%E5%A4%96%E5%A3%B3,%20%E6%B5%B7%E6%BB%A9,%20%E6%B5%B7%E8%BE%B9,%20%E5%92%8C,%20%E6%B5%B7%E8%B4%9D%E5%A3%B3,%20%E5%A4%8F%E5%A4%A9,%20%E5%81%87%E6%9C%9F,%20%E6%B5%B7%E6%B4%8B.jpg

  夏至三庚一庚是多少天:10天

  所谓“庚日”是人们用天干、地支来纪日的方法,跟天干地支纪年法类似,“庚”是10个天干中的一个,以庚为开头的日期即为“庚日”,例如庚寅日,跟下一个“庚日”正好相差10天。

  “三伏”,它由来已久,这要追溯到秦汉时期,我国从公元前七七六年至今,流行“干支纪日法”,即是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个字结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的不同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汉时盛行“五行生克”的唯心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金怕火烧融),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规定从夏至日(阳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阳历八月七日或八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十天)。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

  “夏至三庚数头伏”就是民间推算“入伏”的一句经验俗语,意思是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即为入伏。此外还规定,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头伏、末伏都是十天,中伏的时间不固定,也有一中伏是20天的。

* 声明:本文由四海网用户zhaoying原创/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栏目刊载此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更多知识之目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部分文图内容可能未经严格审查,欢迎批评指正。
相关信息